一、平台定位与核心目标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是科技部指导建设的国家级算力基础设施,旨在整合全国分散的超算、智算资源,打造统一调度、开放共享的算力服务网络。其核心目标包括:
- 算力普惠化:通过市场化运营降低企业使用门槛,提供按需分配的算力服务,覆盖科学计算、工业仿真、AI训练等场景。
- 生态协同:连接超算中心、云计算企业、开发者等上下游主体,形成“算力+应用+数据”的产业闭环。
- 技术自主可控:推动国产硬件(如深算智能加速卡)与开源模型(如DeepSeek)的深度适配,构建安全可信的算力底座。
二、技术架构与核心功能
- 算力资源池
- 已连接全国14个省份的20多个超算/智算中心,提供超6500款算力商品,包括CPU、GPU及异构算力。
- 支持动态调度与“超智融合”,实现智能算力的弹性分配。
- 模型服务生态
- 上线DeepSeek-R1、V3、Coder等系列模型,涵盖1.5B到70B参数版本,支持在线推理、定制化训练与开发。
- 兼容国内外主流开源模型,如Llama、Stable Diffusion、Qwen等,提供240余款AI模型服务。
- 开发者工具与体验优化
- 推出DeepSeek-Chatbot可视化界面,用户无需代码即可直接对话模型,免费体验不限次数。
- 提供API接口及算力激励计划,例如免费开放DeepSeek API三个月,降低中小企业研发成本。
三、行业应用与典型案例
- 科研与工程领域
- 国家超算西安中心通过平台为DeepSeek模型训练提供算力支持,加速气候模拟、基因研究等重大项目。
- 华为、阿里云等企业基于平台算力优化AI应用,如智能客服、代码生成等。
- 产业数字化
- 案例:山东淄博的黑牛养殖企业利用平台算力实现养殖数据实时监控与市场对接,提升产业链效率。
- AI普惠化实践
- 中小开发者仅需1-2名工程师即可调用平台模型开发垂直应用,技术门槛降低70%。
四、未来发展规划
- 技术升级
- 2025年底前计划形成覆盖更广的算力网络,强化跨区域资源调度能力。
- 推动多模态算力支持(如图像、语音处理)与边缘计算协同。
- 商业化探索
- 探索算力订阅、模型微调服务等付费模式,平衡公益性与可持续运营。
- 国际合作
- 深化与亚马逊、微软等国际厂商的技术合作,推动中国开源模型全球化应用。
国家超算互联网平台通过资源聚合、技术开源、生态开放,正成为支撑数字中国建设的“高速路”。其以DeepSeek等国产模型为突破口,不仅降低了AI研发成本,更在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领域催生新质生产力。未来需解决算力分布不均、商业模式单一等问题,但其在推动科技自立自强与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已不可替代。